会议预告|第七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地理·环境讲坛暨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即将开幕
2021-12-07 来源:
在喜迎北大地理学70华诞之际,第七届“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地理·环境讲坛”暨第三届“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”将于2021年12月11-12日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行。论坛创办于2015年,旨在促进学术交流,弘扬学科特色,探索学科发展。论坛将邀请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做系列讲座,敬请关注! 会议日程 一、第七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地理环境讲坛日程 时间:12月11日上午8:30开始 地点: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新楼报告厅 线上链接:http://live.bilibili.com/22619922 上午:专家学科前沿报告: 第七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地理·环境讲坛 主持人:彭建 书记/王志恒 副院长 叶嘉安 院士 (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) 方精云 院士 (44118太阳成城集团博雅教授,云南大学校长) 于贵瑞 院士 (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) 潘家华 研究员 (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) 下午:校内教师成果分享: 第七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地理·环境讲坛 主持人:李本纲 副院长/曹广忠 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 二、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日程 时间:12月12日8:30-17:30 地点:44118太阳成城集团新楼报告厅 线上链接:http://live.bilibili.com/22619922 上午:林超青年学者+国际青年学者汇报: 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-第一场 主持人:王志恒 副院长/彭书时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主任 连 旭 博士后 (哥伦比亚大学) 付 博 博士后 (44118太阳成城集团) 武旭同 博士后 (北京师范大学) 直 伟 博士后 (宾州州立大学环境学院) 高 群 博士后 (清华大学环境学院) 居 阳 博士后 (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) 王怡然 博士后 (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) 聂玄翊 博士后 (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) 李翔宇 博 士 (加利福尼亚大学(尔湾)) 下午:国际青年学者汇报: 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-第二场 主持人:卢晓霞 环境学系主任/唐志尧 生态学系主任 张浩然 研究员 (日本东京大学) 古恒宇 博士后 (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) 郑星 博士后 (香港科技大学) 史坤博 博 士 (比利时根特大学) 刘伯初 博 士 (多伦多大学) 李艾桐 研究员 (国际数据委员会(巴黎)) 罗淑莉 博 士 (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) 严 娟 博 士 (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) Embracing Market and Civic Actor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Rental Housing Governance: New Insights about Power Distribution 苏天宇 博 士 (哈佛大学设计学院) Rhythm of Streets: A street C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Pedestrian Activity Patterns 报名信息 会议面向校内外师生以及公众开放,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。为便于通知会议相关事宜,请于12月10日前完成信息补充。
08:30-08:40
来宾介绍
08:40-09:00
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汇报学院发展情况
09:00-09:20
茶歇、合影
09:20-10:00
中国城市发展的第五波
10:00-10:40
面向碳中和的碳汇研究
10:40-11:20
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及观测研究方法
11:20-12:00
美丽城市建设的碳中和导向
12:00-13:00
午餐(中关新园·怡园)
13:30-14:00
王学军 教 授
全球汞循环--从排放到健康风险
14:00-14:30
王开存 教 授
中国陆表气候观测数据的渐变型不均一性
14:30-15:00
周 丰 副教授
农田氮水循环关键过程及调控
15:00-15:30
彭书时 研究员
甲烷收支与气候变化
15:30-15:40
休息
15:40-16:10
沈国锋 研究员
疫情之初的封锁对区域空气质量及PM2.5暴露的影响研究
16:10-16:40
林 坚 教 授
国土空间治理的逻辑
16:40-17:10
朱晟君 研究员
企业如何拓展出口市场
17:10-17:40
吴龙峰 研究员
城市绿地悖论探索:以北京为例
08:30-08:50
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区变化的多圈层特征
08:50-09:10
基于简化地球系统模型OSCAR的气候归因
09:10-09:30
黄土高原社会-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
09:30-09:40
休息
09:40-10:00
流域水环境和水文-生物地球化学模型
10:00-10:20
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特征及碳转化机制
10:20-10:40
Green Space in High-density Cit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: Data Collection, Effects on Human Health,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
10:40-11:00
Rapid Holocene bedrock canyon incision of Beida River, North Qilian Shan, China
11:00-11:20
Healthcare Cities and Healthy Cities: the Implications to Alternative Urban Futures
11:20-11:40
Manag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: Exploring the Patterns of Local Drone Policy Adoption in California
13:30-13:50
小世界AI模型-海量手机移动数据驱动的孪生城市基础研究
13:50-14:10
21世纪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格局:基于异质性视角
14:10-14:30
Assessment of Urban Canopy Layer Ventilation Considering Local Building Details
14:30-14:50
网约车对出行频率与出行方式的影响 — 以成都市为例
14:50-15:10
时间利用、食品环境和饮食活动:空间、时间和行为的多通道序列分析
15:10-15:20
休息
15:20-15:40
Government or Market: Understanding the Drivers of Wind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Japan
15:40-16:00
基于社交媒体挖掘的城市公共交通乘客的感知和出行满意度研究:以深圳为例
16:00-16:20
16:20-16:40
16:40-17:40
报告人内部座谈